准爸爸系列-新生儿常见问题


2019/8/3 life

新生儿睡眠

宝宝睡觉的信号

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下几种表现的时候,多数是因为比较困了,很快应该就能哄睡着。

  • 精神状态:哭闹、烦躁、哼唧、尖叫、无明显理由发脾气;

  • 认知力注意力: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;眼神呆滞空洞感、不愿意和大人一起玩;

  • 运动/行为:打哈欠、揉眼睛、抓耳朵挠脸、容易摔倒、拿不稳手里的东西 把头埋在妈妈怀里、向后仰打挺、用力啃咬啃手;

宝宝睡觉常见问题

  1. 抱就睡,放床就醒

原因:新生儿阶段依赖抱睡是有原因的。小婴儿才出生便要面对她不熟悉的外部世界,这外部世界不似妈妈 的子宫那么急迫、温暖、湿润,所以会给宝宝带来不安定的焦躁感。内耳前庭觉发育未成熟,因此在放床时是会感觉到落差的存在。

方案:0-3 个月时,抱睡并不会养成依赖,也不会宠坏你的宝宝。为了让宝宝可以保证足够的睡眠量, 这个时期的宝宝“先睡够,再睡对”,没有必要纠正的。

放床技巧:

  • 放床时机要找准 宝宝进入到深睡眠之后再尝试放床。(呼吸均匀平静、抬起宝宝的手臂再松开可以自然垂落);

  • 放床避免明显的垂直落差 放的时候避免弯腰直接放下去,可以按照空中画 Z 字的方法,一点点降低,直到“安全着陆”。哄睡时也可以拿个硬些的垫子(比如哺乳枕)垫在宝宝身下,放床时连同垫子一起放;

  • 先放屁股后放头 放到床上之后,先不要立即抽手,一个手仍然垫在宝宝的身下,另一个手轻拍宝宝。在拍的过程中,另外一只手慢慢的抽出。抽出之后,另一只手继续拍一会儿以巩固效果。哄睡时胳膊上垫个毛巾,这样可以防止放床时宝宝感受到温度的差异而醒来。

  1. 睡不踏实,不宜安抚
  • 情况 1:处在浅睡眠期

    原因:婴儿的浅睡眠比成人更浅,而且所占的比例很大。

    表征:动作很多,会蹬腿、翻白眼、哭、笑出声来、咂嘴。

    方案:仍然处在睡眠阶段。所以如果是浅睡眠时的不踏实,家长并不需要过多的干预。

  • 情况 2:惊跳反射

    表征:原始的反射。当变换婴儿的位置或姿势时,便会出现出双手迅速向外伸张,然后再复原作拥抱状。 惊跳反射会在 4 个月左右消失,有少部分宝宝会持续到 5 个月。

    方案:新生儿阶段持续使用襁褓。襁褓可以帮助宝宝平静下来,还可以防止产生坠落感。

  • 情况 3:肠绞痛

    原因:肠绞痛并不是病,学界把不明原因的哭闹称作肠绞痛(Colic)。肠绞痛的产生原因不明,它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,很难安抚。

    方案:见肠绞痛解决方案。可造成肠绞痛的原因很多,我会在第三篇文章详细阐述。

  • 情况 4:生理性溢乳(吐奶)

    原因:宝宝的肠道发育、食道发育还不成熟,胃容量也比较有限。

    方案:在每一次喂养结束后,都尝试拍嗝;多帮助宝宝做被动排气操。

宝宝睡眠训练

原则:对于 0 到 6 个月的宝宝来说,完全不借助外力入睡是不现实的,尤其对有胀气的宝宝更不肯。 针对于这一阶段宝宝的睡眠训练只要达到不抱睡、不奶睡、不哄睡就行了。

  1. 0-1 月训练方案

没出月子的宝宝特别需要睡眠,一般不需要特别哄就会睡着。按时喂够奶,拍好嗝,晚上用包被裹紧放小床上睡就可以。

  1. 2-3 月训练方案

包被打包:适用于 0 到 3 个月的小宝宝,打包的时候一定要包紧一点,不然宝宝会自己挣开,包好放到小床上之后建议所有人都离开,不要让宝宝的眼睛和任何人对视, 这样他很快就可以睡着了。特别炎热的天气,如果不能包抱被的话,可以用成人的丝袜把宝宝套进去,没错,就是用丝袜!又紧又薄又透气。

借助摇篮: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买个电动摇篮,某宝上价格合理了就行,感觉没什么技术难度都差不多,评论里没异味就行。开着睡,宝宝睡着之后马上关掉,如果醒了再打开。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不要用电动摇篮了,晚上睡眠的时间比较长,坚持让宝宝睡小床比较好, 也有利于宝宝更快的从摇篮过渡到小床。

  1. 3-6 月训练方案(启动睡眠训练)
  • 帮宝宝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

    • 找到 ta 睡觉的“甜蜜点”(揉眼睛、打哈欠);

    • 强化宝宝的“吃玩睡”循环;

    吃东西之间的间隔最好能够保持在 3 到 4 个小时(够饿吃的更饱,吃饱睡的好)。

    把玩安排在吃和睡之间是为了改掉宝宝奶睡的习惯。

    吃完之后玩一会儿也能让宝宝更好的消化,也能避免睡觉出现胀气的情况。

  • 给宝宝建立睡前前奏

    形成条件反射,让睡觉有节奏。

    白天:选择拉上窗帘,给宝宝放一点睡眠音乐,按摩全身;

    晚上:先洗澡,然后关掉房间的灯,同样的放睡眠音乐或者按摩全身。

  • 循序渐进,三天改变一点点

    在开展睡眠训练时,可以试着三天进行一个小改变。

新生儿哭啼

原则:宝宝啼哭的时候,宝爸宝妈也不要马上就去抱起来安抚,建议首先按照顺序检查宝宝是不是出现了下面这些问题。

  • 饿:宝宝饿醒了当然要马上吃,0 到 6 个月的宝宝一定要喂足奶。母乳的宝宝一般 2-3 个小时喂一次, 吃奶粉的宝宝吃饱后一般可以坚持 3 个小时。(要注意宝宝猛长期可能需要更频繁)。

  • 冷热:给宝宝检查温度的时候建议摸脖颈,不建议摸手,手的温度低一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 并且,宝宝在温度低一点的时候往往会比温度高的时候睡得好,所以妈妈不用给宝宝裹得太厚。

  • 胀气:宝宝胀气一般会出现抬腿的动作,妈妈们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揉肚脐,或者是握住宝宝的大腿模 拟骑自行车运动,从而缓解胀气的情况。

  • 反酸:反酸一般会出现吐奶的情况,解决办法是拍嗝,如果拍嗝还没有缓解的话建议马上带 去看医生。

  • 尿布:检查一下宝宝的尿布是不是湿了,或者是不是包的太紧。

新生儿喂奶

宝宝饥饿信号

张大嘴或者砸嘴 / 吸吮(手指、脚趾、衣服等)/Rooting(觅食反射,来回摇头,用嘴巴找寻乳头)/ 烦躁或者哭闹。

宝宝喂奶的量

  1. 婴儿刚出生:初生婴儿在前几天需要的奶量非常少,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,每天每公斤 30-60ml,总量 100-200ml,分 7-8 次喂。

  2. 7 天-3 个月:进入第二个星期,婴儿所需要的奶量会增加,而每个婴儿需要的奶量不同。建议每天的总奶量为 500-750 毫升,或是每天每公斤 150ml, 每顿约吃 60-100 毫升。家长可尝试每次冲泡 60ml 奶,如果宝宝喝完后表现出还是很想吃的样子,可以少量增加。这样摸索一阵子后,也就大约掌握了宝宝每次的吃奶量。

  3. 3-6 个月:每天喂 5 次,每隔 4 小时一次,每顿吃 150-250ml,或是每天每公斤 120ml,吃奶总量不超过 1000ml。

  4. 6-12 个月:满 6 个月宝宝已经可以添加辅食,需要注意的是仍然要以奶为主,辅食为辅,每天奶量最低不少于 600ml。宝宝吃的饱很重要,但也不能过度喂养。过度喂养易导致婴幼儿消化不良、增加的肠胃负担、造成体重非正常增加,继而使宝宝产生肥胖,危害身体健康。

  5. 宝宝不肯停口:由于新生儿有着强烈的吸吮需求,所以有时候即使已经吃饱了,嘴巴还是会不停的吸吮,不给吸就哭,母乳妈妈如果已经喂了 20 分钟奶在一边或两边,说明宝宝已经吃的足够了。如果宝宝吸吮力强、妈妈的乳汁分泌量也很大, 吸吮 10-15 分钟也能吃饱。乳汁分泌不够强的妈妈如果担心宝宝吃不饱,可适当延长喂养时间至 30 分钟。可以改用其他安抚方式安抚宝宝,也可以考虑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,以满足他们的吸吮需求。

给宝宝拍奶嗝

拍嗝的原则

  • 不着急:别催促宝宝喝奶,要给宝宝留出学习喝奶技巧的时间;

  • 不偷懒:督促自身正确学习打嗝技巧,并切实执行;

  • 不粗心:在宝宝满 9 个月大之前,要随时留意是否出现胀气;

  • 喝奶避免吸入过多空气;

母乳-妈妈务必仔细学习各种哺乳姿势,在每次喂奶前先把姿势调整好。

奶瓶-不论抱着宝宝喝奶,还是让宝宝靠着其他物体喝奶,注意头高身体低的姿势,而且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也很有必要。先加入适量的温水,再加入奶粉,这样可避免奶粉结块,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过多空气摇匀奶瓶时最好握住奶瓶侧身,以左右摇匀的方式进行至少含住 2/3 奶嘴。把乳头或奶嘴放入宝宝的口中时,应至少让宝宝含住 2/3,并确定是否放在了宝宝的舌头上。

什么时候拍嗝

  • 分多次拍打,不要等宝宝全部喝完才拍,婴儿每喝 60 到 90 毫升奶就可以拍一次嗝;

  •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每换一次乳头拍一次嗝;

  • 在喂食过程中,婴儿变得烦躁时就该拍嗝了,比如说婴儿开始大哭或者拒绝进食的时候, 也许拍嗝过后他还能再吃一些;

  • 在进食结束后,再拍一次嗝;

  • 晚上婴儿饿醒的时候,抱起孩子给他拍拍嗝;

  • 如果醒着的时候,他看起来不太想吃东西,但仍旧莫名烦躁,可能是因为体内胀气,拍拍嗝可能就好了。

拍嗝的姿势

  • 手部姿势:五根手指头并拢靠紧,手心弯曲成接水状,拍在宝宝背上时不要漏气,而拍的力量应该是能引起振动、又让宝宝不感觉疼痛;

  • 拍嗝的时候最好准备一条小毛巾,防治婴儿在拍嗝的时候吐出东西来;

  • 拍嗝姿势:如图

PS:本文整理自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4914822 侵删。

上次更新: 12/4/2019, 4:05:01 PM